你的位置:九游(中国体育)娱乐 官方网站 > 新闻 >
滁州现金九游体育app平台,自古为南北交通要冲,有“金陵锁钥、江淮保险”“形兼吴楚、气越淮扬”“儒风之盛、夙贯淮东”之好意思誉。早在先秦时间为棠邑之地(今南京市世界区),三国设镇,南朝建州,隋朝始称滁州,因滁河(涂水)领悟境内,又“涂”通“滁”,故名为“滁州”。
滁州历史悠久,东谈主文郁勃。本期的安徽东谈主文讲坛,让咱们一谈随着诗词“游”滁州。
讲席嘉宾
武谈房 安徽师范大学学科领军东谈主才、文体院培植,中国诗学商议中心商议员,安徽大学桐城派商议中心兼职商议员,安徽省正人文化商议会副会长,安徽省庄子商议会副会长,中国古代文体、文件学硕士生导师,元明清文体想想史见解博士生导师。
王阳明在滁留诗36首
明正德七年(1512),盛名玄学家王阳明任职南京太仆寺少卿,治处所滁州,认真督理马政。他在滁州野心半年本领,留住36首诗。据《王阳来岁谱》:“滁山水佳胜,先生督马政,地僻官闲,日与门东谈主飞翔琅琊、酿泉间。月夕则环龙潭而坐者数百东谈主,歌声振山谷,诸生随处请正,奋勇歌舞。旧学之士齐日来臻。于是从游之众自滁始。”
正德九年四月,王阳明升任南京鸿胪寺卿。他在滁州讲学半年,与滁州学子设立了深厚的情谊。世东谈主送他到南京任职,一直送到江浦,已是日暮时辰,仍依依不舍,一定要候阳明度过长江后才肯复返。阳明作诗《滁阳别诸友》促之归曰:
滁之水,入江流,江潮日复来滁州。相想若潮流,斗争何时休?空相想,亦何益?欲慰相想情,不如崇令德。掘地见泉水,随处无弗得;何苦奔跑为?沉远相即。君不见尧羹与舜墙,又不见孔与跖对面不相识?逆旅主东谈主多殷勤,外出转盼成路东谈主。
由此可见王阳明对滁州的面目以及与滁东谈主的学术渊源。(“尧羹舜墙”取典于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昔尧殂之后,舜仰慕三年,坐则见尧于墙,食则睹尧于羹。”)
对于琅琊山的第一首诗
琅琊山在滁州市西南部,古称摩陀岭,因晋元帝司马睿称帝前封为琅琊王“尝游息是山”,遂名。琅琊山景物主要在琅琊寺、醉翁亭二区。正本山巅有南天门及亭阁,今已不存,但当然局面仍然壮不雅。
王禹偁(954—1001),字元之,北宋诗文鼎新通晓的前驱。宋太宗至谈元年(995),王禹偁以谤讪朝廷的朝廷的罪名贬知滁州,写下《琅琊山》一诗:
连袤复岧峣,峰峦架泬寥。流名自东晋,积翠满南谯。
洞碧通仙界,溪明润药苗。古台临海日,特殊见江潮。
杉影拏云暗,泉声出竹遥。庙碑传汉祖,寺额认唐朝。
旱岁时沾稼,灵踪合禁樵。诗章因我盛,樊篱遣谁描?
近住东谈主多秀,频登酒易销。图经标八绝,潜霍合相饶。
作家自注:“唐贤游者多矣,无琅琊山诗。”可见,这约略是历史上对于琅琊山的第一首诗歌。
武谈房说,这是一首出色的琅琊山游览诗。有山景总括,如“连袤复岧峣,峰峦架泬寥”。有远不雅,如:“古台临海日,特殊见江潮”。有具体景致,如“杉影拏云暗,泉声出竹遥”;“洞碧通仙界,溪明润药苗。”不仅具体,还有此地稳妥修谈的深层预料。有历史回归,如“流名自东晋,积翠满南谯”;有东谈主文景不雅,如:“庙碑传汉祖,寺额认唐朝”。还写了太守的责任,以及对琅琊之好意思的评价和惊羡。全诗意象繁复,描绘如画,并宽裕情韵。
曾巩,字子固,建昌军南丰(今属江西)东谈主,北宋盛名古文家。庆历七年(1047),曾巩来到滁州拜见其师欧阳修,写下了《奉和滁州九咏》等诗篇,其中第四首为《琅琊溪》:
野草山花夹乱流,桥边旌旆影悠悠。
即应要塞无东谈主见,可忍閧时不出游?
“曾巩‘九咏’与欧诗、欧文共同描绘琅琊风情,传达醉翁神韵,表达文情面怀,为滁州文化增添深厚的底蕴。”武谈房说。
欧氏创作足以使滁州成文化圣地
醉翁亭位于滁州市西南3公里的琅琊山中,系北宋庆历五年(1045年)秋至六年冬山僧智仙所建。那时,欧阳修谪任滁州太守,常与客东谈主到此饮酒赋诗,自号“醉翁”,遂以此为亭定名,并作《醉翁亭记》一文传世。亭因文名而益彰。亭后有二贤堂,祀滁州名宦王禹偁、欧阳修。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又号六一居士,永丰县(今属江西)东谈主。北宋诗文鼎新通晓的旗头,唐宋八民众之一。有《题滁州醉翁亭》一诗:
四十未为老,醉翁偶题篇。醉中遗万物,岂复记吾年。
但爱亭下水,来从乱峰间。声如自空落,泻向两檐前。
流入岩下溪,幽泉助涓涓。响不乱东谈主语,其清非管弦。
岂不好意思丝竹,丝竹不堪繁。是以屡携酒,远步就潺湲。
野鸟窥我醉,溪云留我眠。山花徒能笑,不明与我言。
惟有岩风来,吹我还醒然。
庆历三年(1043),范仲淹、韩琦、富弼等东谈主推行“庆历新政”,旋遭失败。欧阳修因支援新政,被复旧派排挤出朝,又受外甥女张氏事牵累,由龙图阁直学士、河北都转运按察使,贬知滁州。“他在滁州共写下64首诗,另有古文60篇。仅欧氏创作就足以使滁州成为文化圣地。”武谈房说。
此诗作于庆历六年(1046),时年欧公40岁。诗中可见其宦海风云给他形成的心灵创伤,诗风一改早年的鲁莽踔厉,改为幽独之趣。同期亦不失乐不雅和分解。
欧阳修的《醉翁亭记》,为散文史名篇。此文连用21个“也”字,通篇贯之一个“乐”字,写游东谈主与太守同乐。骈散交错,调子协调,号称一篇散文诗。文与诗号称双璧。“心存不轨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”。诗文在写山水之乐的同期,实寓有以乐解忧的萧条。“起坐而喧哗者,众宾欢也;苍颜鹤发,颓然乎其间者,太守醉也。”这些句子的背后,仍可体会出迁谪的无奈和悲感。
梅尧臣(1002年-1060年),字圣俞,宣城东谈主,世称宛陵先生。北宋诗东谈主,在诗歌史上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并无文件讲授梅尧臣曾到过滁州,但通过读相知欧阳修的滁州诗文,亦写下《寄题滁州醉翁亭》诗:
琅琊谷口泉,分流漾山翠。使君爱泉清,每来泉上醉。
醉缨濯潺湲,醉吟异憔悴。日暮使君归,野老纷纷至。
但留山鸟啼,与伴松间吹。借问结庐何,使君游息地。
借问醉者何,使君闲舒心。借问镌者何,使君利己记。
使君能若此,吾诗不言刺。
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评赞梅诗体现欧文精神,“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,欧公之文得梅拟而愈重”。
来安五湖山忻悦如画
五湖在来安县城东北十八里,有山名为白禅山,山下有白禅村,村前有五湖。现已吞并,但“环秀”依旧。故此山又称五湖山。
尹梦璧,湖州东谈主,生卒年不祥。翌日启元年(1621)由贡生任滁州判官。清光绪《滁州志》谓其“有逸才,不屑簿书间,所至多题咏。”有诗《五湖环秀》:
绿杨芳草带平湖,绕岸青山总绘制。
秀色每于晴后见,岚光乍入雨中无。
岂缘诗酒妨公务,暂领芳菲狎酒徒。
彩鹢莫嫌归路暝,峰头明月堪醉呼。
此诗写来安五湖的鲜艳忻悦,诗如绘制,且具幻化之好意思,同期体现了诗东谈主的诗酒舛讹情感。
“滁州山川清秀,行状繁多,是安徽旅游资源大市。”武谈房说,文东谈主诗人在此留住的诗作,许多是文体史上的名篇,有的还干预中学教材,如韦应物的《滁州西涧》诗等,这些已成为中国东谈主的文化记号和不朽的乡愁。
大皖新闻记者 陶娜
剪辑 彭玲现金九游体育app平台